3314 字
17 分钟
铃音之后
注意

或一家之言,不爽就是你对。
本文含有以下要素:逻辑漏洞、文笔极差

Serial Experiment Lain 是一部千禧年左右的实验性动画,构想了互联网时代的未来,并对各种思想进行了探讨。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写这个,主要还是为了给自己留个纪念,每次重看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After Chronicle#

彼时所畅想的未来正在变成现实,作为一部实验性动画,能够跨越 20 年的时光,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探讨,确实是一件奇事。

Internet of Things 正使 Protocol 7 逐步成为现实,智能驾驶也在激进地改变交通现状;与此同时,Infoporngraphy 正逐渐影响所有互联网原住民。铃音的世界,也许真的正在到来。

什么都不做#

动画并未对任何现象或问题提供明确解答,而是以铃音的消失作为仓促结尾。我大胆猜测,如果不是为了给故事一个收尾,小中千昭也不会在最后强行加入这个毫无预兆的消失。这无疑是剧情上的一个重大缺陷,但也勉强可以被视为一种回应。

与其他经典的“二次元科幻”作品相比,铃音直到最后都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以第三人称视角记录了一个“人”逐步解构并走向崩溃的过程。在其他作品中(如《异度之刃》系列),作者通常会用强烈的引导提供解决方案,而铃音并未如此。在最终回中,铃音的世界回归现实,但这并非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现实本身与互联网已无法区分。当缓解措施失效的某一天,历史将再次重演。

所谓疯狂的互联网正在侵蚀这个表面看似正常的现实,但它不过是一面棱镜,折射出本就疯狂的现实。剧中对集体无意识的引用(如舒曼共振),最终必然回到个体思想与意识状态的割裂,而这一现状在当今无解。

无解的问题只能有无解的答案。

「真实」#

何谓现实?这是一个问题。我认为,只有人潜意识中承认的才是现实,而这种“现实”未必是真实的物质世界。

与纷繁的互联网相比,现实世界拥有极低的信噪比和较少的信息量,以少量但具象的环境勾勒现状;互联网则用大量抽象的条目创造出一个比现实更为逼真的空间。这引发了几个问题:铃音为何最终选择回归现实世界而非网络世界?作为集体无意识的产物,铃音象征着潜意识中的人类思想,为何选择了现实?为何人类总是回归现实?

我的理解是,铃音这个“人”由现实中的关系锚定。尽管起源于无意识,其主体思想却是在拥有肉体之后才逐渐形成。父亲、母亲、同学构建了铃音的认知。如果铃音被互联网所锚定,动画的走向会截然不同。互联网中的铃音更像最初的互联网思想:混沌而尖锐。走向互联网的未来,成神的铃音将会直接主导世界的发展。

给程序(精神)赋予肉体,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实验,其中植入的主题思想能够极大的影响无意识的行动,而这将会为现实的切换踩下最后一脚油门。不过,最后还是没有发生。

回声#

互联网是真实世界的回声。所有在真实世界中的情感都在互联网人与人的交流之间成倍的放大,让整个互联网世界更加的情绪化。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地步,它就可以自举,不依赖于真实世界,从而成为新的真实世界。人与人的联系,联系的回声交织成了互联网。

Infoporngraphy#

有些人管这翻译为信息成瘾,而我倾向于直译,信息色情。信息本身成为了色情的内容,浏览的目的也变成了浏览。不管是短视频还是超大订阅合集,人们只是在享受过量摄取信息的快感,感受互联网地球村中自己的无所不能。注意力?随他去吧。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荒谬的现实:很多人的注意力甚至没有 LLM 强。自从移动互联网风靡全球,保持注意力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罕见的技能。

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悲哀。

对于 LLM 而言,上下文长度和思维能力是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人类而言何尝不是呢?

从新媒介的出现,即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信息获取的难度逐步降低。从文章到视频,到更短的文章再到短视频,信息变得越来越抽象且碎片化,人们似乎只要看完十几分钟的小视频即可了解一个领域,这是多么有诱惑力。但是,在不断缩短的同时,信息的丢失是不可避免的。几千字的文章和十几分钟的短视频必然不可能完整描述一个事物或者领域,使用密度再高的语言也不行。在习惯于阅读短文 / 短视频之后,还会有古老媒介的生存空间吗?人们已经失去注意力了。

更进一步的是,注意力似乎已经成为了可选项,上文提到浏览已不再带有目的,浏览的目的就是浏览。我们借助巨量的信息来掩盖自己焦虑的现实,通过消磨时间来麻痹自己,我们真的还是锚定在现实中的吗?

  •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 这篇文章讲了什么,请按点列出
  • 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扪心自问,LLM 能做到或者擅长的事,我还能做到吗?逻辑和分析似乎已经成为 AI 的特长,而人类,我祝他们幸福。

WARNING

AI detected.

坏了,我成替身了。我遇到过哭笑不得的事,用心写的数据分析却被认为是 AI 写的,这着实是有点打击人。

主体的消逝#

人は、繋がでいてるよ。
人与人是连接在一起的。

随着 Protocol 7 的推广,铃音可以不使用IO设备直接接入互联网,这是对自身功能的一次大发现。在这里,铃音真正的成为了互联网上的神。而这是因为人主体性的消失。互联网上人以群分,个人的声音非常小,在群体中人的主体性消失会导致行动的盲目,使得铃音可以控制、干预每一个网友的行为。而主体性的消失,也正是互联网原住民一代最大的心病。

几年前有人问我:你能离开手机生活吗?我的回答是不好说。现在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不能。人与人是连接在一起的,是移动互联网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媒介,我无法离开移动互联网。手机已成为人的另一个器官,使能人类接入互联网。没有手机,你现在寸步难行。

互联网上的声音也因为主体性的消解而变得同质化,逐渐地,互联网上只有少数几种声音,但这些声音都有领导者。它们就是世界中的铃音。

在社交媒体上,每个用户在开始时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兴趣,但平台的推荐算法会根据用户的行为(比如点赞、评论)来推荐更符合用户偏好的内容。这个过程逐渐将用户包围在一个同温层中(即“信息茧房”),只看到符合其已有偏见和兴趣的信息。

举例来说,用户 Alice 原本对社会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经过长期浏览后,逐渐只看到那些与自己相似的声音,而这种单一的信息流使用户开始认同那些内容,并认为这是唯一的、正确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主体性逐渐被削弱,因为他的观点和信息的来源被平台限定,越来越难以形成独立判断。

  • 从个体声音到集体声音的融合: 在这种算法的推动下,不同的用户群体被划分成了不同的意见群体,逐渐形成了“我们 vs 他们”的局面。这种群体划分让每个个体在群体的集体意识中逐渐失去独立性。群体的声音、愤怒、恐惧等情绪被不断地放大,并且因为算法会优先推送那些情绪强烈、容易激发互动的内容,这就进一步强化了集体的极化和情绪化。

比如,假设用户 Alice 属于某个政治派别的支持者,原本他的立场可能是温和的,但在长期受到平台推荐激进内容的影响后,他开始接受并支持越来越极端的观点,甚至鼓动他人采取极端行为。个体的声音已经融入了集体,主体性被群体的情绪所吞没。

  • 主体性的消解与“神”的崛起: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主体性逐渐消失,个人的判断和理性被群体意识所替代,个人只是整个网络集体中的一个节点,无法再独立思考。这种集体意识最终变成了一种力量,可以轻易地被少数人或特定“神”操控。这个“神”可以是某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也可以是平台本身。

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某个拥有千万粉丝的意见领袖(比如某个公众人物或者“网红”)发布了一条具有煽动性的信息,而由于个体主体性的丧失,粉丝们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直接跟随这一观点并迅速传播。原本的个体声音被集体情绪覆盖,集体的行动变得更加盲目,而这个意见领袖就成了“互联网的神”,掌握了大部分群体的行为控制权。

铃音作为网络中的主宰,能够轻易操控人们的记忆并以此影响行动,因为个体意识已经被群体意识彻底取代,主体性完全消失了。

圈、层#

走出舒适圈。

人们提倡“走出舒适圈”,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成长、提高适应能力、增加自信心,并避免生活的停滞和自满。通过迎接挑战和打破常规,我们可以学到新技能、结识新朋友、增强心理韧性,并获得新的视角和成就感,这些都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动力,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更加从容和积极。

对吗?不对!诚然有这些好处,但是:

拜托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来聊天,我是有病我去外面恶心我自己。诚然只和自己舒适圈里的人社交会导致观点的单一、扁平、极端化,但是完全走出舒适圈只会让你受到更加严重的精神创伤。这是一个微妙的度,需要自己控制。

主!体!#

遇事不决精神分析。 主体不为外物所定义,我不同意笛卡尔的看法,即我不同意主客二分。我们为什么要从虚无开始?我已存在。关系是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关系,我还是我。在世界中,我与其他人共处,我可以是主体,但是我也是客体,在他人的心中,我就是客体。

但是我们需要让自己不论为“常人”,即维持自己的主体性不被消解。我们不能用标签定义自己,由标签定义的常人终究会为自己的焦虑所破坏,导致自己陷入焦虑的深渊。我的过去造就了现在的我,我的现在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在时间上的各个我都是我,只有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不变为他人。

人は、繋がでいてるよ。

铃音之后
https://nptr.cc/posts/after-lain/
作者
Nullpinter
发布于
2024-09-22